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结构特征研究与应用(预披露)
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结构特征研究与应用
一、成果基本信息
成果基本信息 | 成果名称 | 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结构特征研究与应用 |
成果所属单位 | 贵州大学 | |
成果所属领域 |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 |
成果关键词 | 电力系统;正规形;稳定性;最优控制 | |
成果所属学科 | 电气工程 | |
交易方式 | 面议 |
二、成果简介
1、提出了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结构特征模型。应用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建立了电力系统非线性结构特征模型,适用于电力系统高维非线性结构特征研究。
2、提出了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模式的非线性结构特征分析方法。提取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的特征信息,解释了系统复杂行为和稳定性非线性模式相关作用机理,实现对系统失稳模式的判断。
3、提出了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电力系统薄弱点评估方法。
研究并提出了非线性参与因子,提高了对电力系统薄弱环节的估计精度。
4、提出了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无功补偿配置的非线性结构特征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节点电压非线性参与因子,可以更加精确地估计无功补偿配置地点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用于确定无功补偿配置地点。
5、提出了基于微分同胚正规形理论的发电机出力管理的非线性结构特征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发电机节点有功非线性参与因子,可以更加精确地估计电源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了发电机有功非线性参与因子差异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三、成果转化预期:
本项目成果应用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领域、新能源发电场(站)的接入系统规划设计。通过本项目成果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电网电能损耗,节约运行成本,保障电压合格率,识别电力系统薄弱点,充分考虑电网和电源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系统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经济运行能力,改善风电场的稳定运行并保障电力安全送出。
四、前期已转化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本成果在电力系统应用前后的电网电能损耗进行比对并计算取得的经济效益。在六盘水电网应用后,每年可降低电能损耗600万kWh,节约运行成本300万元。2013年至2015年期间总计可以因降低电能损耗而节约运行成本900万元。在盘县大爬山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应用后,因充分考虑电网和电源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系统运行风险,提高了系统经济运行能力,改善风电场的稳定运行并保障电力安全送出,2014年以来每年盘县大爬山风电场发电量为1500万kWh,发电产值915万元。在龙里苦蒿坪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应用后,因充分考虑电网和电源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系统运行风险,提高了系统经济运行能力,改善风电场的稳定运行并保障电力安全送出,2015年龙里苦蒿坪风电场发电量为7822万kWh,发电产值1429万元。总计实现经济效益4159万元。
特别声明
1.本公告仅对成果进行推介,接受意向方咨询与洽谈,以上介绍中的内容仅供参考。
2.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通过自身网站及相关媒体发布的项目信息并不构成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对任何项目的任何交易建议。意向方应不依赖于已披露的上述信息并自行对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和充分了解。
项目联系人 :赵经理
联 系 电 话:15085914974